笔趣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摘星星 > 第16章 第 16 章

第16章 第 16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干一件事,陈阮音同学都特别认真。

不管是写歌编曲这样烧脑的活儿,还是端茶倒水这样没脑子的事情,他都一视同仁,干得一丝不苟。

他天生在共情能力上缺根筋,判断别人情绪全靠记忆和推理,原理和人工智能差不多。

他这样的人,最擅长的就是独自一人关上门,深入研究一件事,一不小心就成为了专家。

他用两天的时间,跟在顾清扬身边仔细观察,把他的行为习惯印在脑子里。

因此如果“顾清扬行为习惯”如果算做一门学科的话,陈阮音此刻至少是硕士研究生学位。

他还一本正经地找出几本书,两天时间读了《如何做好一个秘书》,《老板最喜欢的助理》。这种书名,一般人都不屑一顾,但陈阮音同学不是一般人,研读的认真程度堪比研读博士论文,就差把里面的内容奉为圭臬。

当理论充足了,实践就会变得顺利很多。

其实在当打工人上,陈少爷是属于“没有打工命”的范畴。

顾清扬嘴上说着不惯着他,但实际上没指望他能做多好,也没打算把他当普通助理来使唤,已经做好了带一个拖油瓶的心理准备。

结果陈阮音正式上岗第一天,就小小震惊了他。

他早上刚一到公司,就发现陈阮音已经在公司等他了,非常像模像样地站在他办公室门口,帮他把门打开。

眉眼弯起,给他一个如沐春风的微笑:“早上好,先生。”

顾清扬淡定地一点头,没接话,心里却十分错愕,心里想:“还挺人模狗样的。”

他走到办公桌,上面搁着一份日程表,他扫了一下,轻轻一挑眉,没忍住撩眼皮看了陈阮音一眼。

——那是一个安排非常合理的日程表,清晰明了,会议安排妥当,不浪费一点时间,省时高效。

日程表做得很优秀,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。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。

当然,理论再丰富,纸上谈兵总会出问题,在实践方面,陈阮音同学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顾清扬有喝咖啡的习惯,倒不是因为觉得好喝,只是用来提神醒脑。

走进会议室前,顾清扬拿着一沓资料,随口吩咐道:“去买点咖啡。”这是个含糊的命令,他不是一个挑剔的人,没过多嘱咐,哪怕是咖啡粉兑出的咖啡味香油,他也能接受。

“好的先生。”

陈阮音同学呆头呆脑地走到写字楼下,目光飘过各式各样的店铺,尽管品牌五花八门,有洋文有中文,但大部分都是卖咖啡的。

可见打工人有多需要助燃剂。

陈阮音一时犯了难,那么多咖啡店选哪个好?他脑海里飘过自己在书里读到的话。

“给老板提供最好的服务。”

他灵光一闪,信心满满地走进门店,买了他认知里最好喝的“咖啡”。

会议室里,大家坐成一排,表情严肃,目光集中在长桌子最前面的那个人。

那个人翘着腿坐在椅子上,身后的大屏幕显示着表格与数据。

“我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呈正值,投资活动现金流量.......”

他话说到一半,会议室的门蓦地被打开,敲都没敲。

座位下的人带着震惊的目光,准备看是谁胆大包天敢打断顾老板。

进来一个少年模样的男孩,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突兀,挂着微笑沉静地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个塑料杯。

里面液体是抹茶绿,杯子上面高调地挤满了雪白的奶油顶,上面撒着花花绿绿的糖果碎,光是看着顾清扬都觉得会得糖尿病。

他额角一跳,心里升起一个不详的预感。

陈阮音走到他身边,俯下身来把这玩意儿放到他面前。

“先生,您要的咖啡。”声音不大,但全会议室都听见了。

顾清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,只是淡淡地一拧眉:“这什么东西?”

陈阮音一本正经地说:“抹茶星冰乐。”

顾清扬:“.......”

诡异的沉默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,没人敢出声。

但顾清扬知道,他在公司英明神武的形象,算是扫了地。

但总的来说,在大佬身边当小白脸这种活儿,陈阮音干得还不错。

要不是他身份特殊,顾清扬都想录用他了。

陈阮音身无长物,就是脑子挺好使,过目不忘,跟个人工智能似的,顾清扬问啥答啥,从不卡壳,像个人型搜索引擎。

他看不懂别人的脸色,但是很懂自己的脸色,给他一个眼神,他就知道自己该干嘛。

就比如现在。

陈阮音站在顾清扬旁边,听他打电话。

“方总,您说。”和他平常说话的语气不同,嘴角微微上扬,有种恰到好处的热情。

陈阮音从大数据库里疯狂检索,分析出他在和客户说话。

但很快,他扬起的嘴角垂下来,下颚线紧绷成利落的弧。

还没等慢半拍的微表情分析大师陈阮音分析出个所以然,就看顾清扬打了个响指,指了指桌面。

陈阮音立刻会意,从抽屉里取出根烟,递给坐着的人,那人用两根手指夹住,另一只手拿着贴着耳朵的手机。

他俯下身,用打火机帮他点上,鼻尖掠过熟悉的木香味。

顾清扬朝他点点头,眼睛里已经结满了冰霜,把烟咬在嘴里,眉毛皱得死紧,沉默着听着电话,缓缓吐出一口烟。

那通电话打了好久,烟都烧到了最底部。

“十分抱歉,方总。”他语气里甚至有点平常根本听不到的真挚,修长有力的手指掐着烟底部,把剩下的烟头缓缓研磨至熄灭。“我们一定严肃处理。”

陈阮音仔细观察他的表情,见他把电话从耳朵旁边拿下来,摁断。他脸色那点真挚的“人气”瞬间灰飞烟灭,眨眼间就被森冷取代,对旁边的人说。

“帮我把李明正叫来。”

“好的先生。”陈阮音微笑着说,脑子里飞速运转,根据观察,分析出一个结论。

——顾先生要生气。

顾清扬不是一个情感外漏的人,越是怒火中烧,表现得越是冷静。

但那表情相当有威慑力,一双冷眼盯着人双腿发软,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。

就比如现在。

一个人敲了敲门,顾清扬垂下的眼睛抬都没抬,看着面前的资料。

“进。”

小李做了亏心事,心跳快得要从胸膛里蹦出来。

一踏进办公室,坐在前面的顾副总正眼都没看他一眼,旁边站着的小白脸不合时宜地挂着微笑,有点瘆人。

他咽了咽口水,喉咙发干,努力控制发抖的声线:“顾总,您找我。”

顾清扬半句寒暄没有,一撩眼皮,开门见山地说:“为什么篡改数据?”

小李心提到嗓子眼,燃烧的血液奔腾着流向脑子,把脸涨得通红,第一反应竟然是狡辩。

“不是,我没有。”

说完他就后悔了,声音小得跟鸡仔子叫似的,每个标点符号都写着心虚。

“是吗?”顾清扬轻轻一勾嘴角,挂了一个寒意十足的冷笑,手指敲了敲手下的资料,“我面前的黑纸白字可不是这么说的。”

悬在空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头斩下,心脏重重砸进冰窟窿里。

小李浑身冰冷,咬咬牙:“我还不是为了公司着想,顾总,为了这个客户,我加了多少班,熬了多少夜。”

顾清扬抬起头,那双黑眼睛冷得他一哆嗦。旁边站着的小白脸一点不知道看场合,依然挂着他万年不变的笑容,好死不死地给他上眼药。

“李先生,根据报告,您上个月的效绩指标低于平均水平。”

把小李噎成了个面红耳赤的火鸡,刚在心中打好的腹稿,忘得像刚擦过的黑板一样干净。

顾清扬见他半天憋不出一个字,耐心告罄,缓缓站起来,陈阮音训练有素地递给他外套,他一手接过,居高临下地盯着小李的眼睛,“明天别让我看见你。”

说完转头给身后站着的陈阮音一个眼神,示意他善后,转身推开门,扬长而去。

小李看那阎王走了,断了片儿的理智慢慢回笼,满脸苍凉地想:“完了。”

“李先生,心理学研究表明,当一个人对你表达愤怒,是因为他对你怀有期待。”

小李看看朝声音的来源望去,那个在顾副总鞍前马后的小白脸依然笑得和煦。

小李仿佛在漫天的乌云里看到一丝阳光,“什么意思?他愿意原谅我吗?”

他只是笑,红润的嘴唇吸过血似的,眉眼弯弯地当头泼人冷水:“我想顾先生不会给人第二次机会,请您在今天之内收拾好东西离开。”

小李:“.......”

冷面阎王和笑面虎,这组合还挺合适。

顾清扬和陈阮音共事了两天,还觉得挺舒心。

顾清扬也知道他自己说话难听,因此他和楚恬恬共事的时候,得在他的狗嘴上拴个狗绳,冷言冷语得控制着点,不能说重了,要不然小姑娘就在他眼前哭给他看。

因此他和女生说话常常有种小心翼翼,生怕说错了话的心力交瘁。

顾清扬看着陈阮音的长相,还以为他也是比较敏感那种类型。

结果很快发现,这小子心大如太平洋。不管他是花式损人也好,还是漠然地对他爱答不理也好。陈阮音都只当作浮云,保持着微笑,做自己该做的事。

他天生就不擅长共情别人,自然不会让别人的情绪影响自己。

他就如那句话一样,“且视他人的目光为盏盏鬼火,大胆地走自己的夜路。”【注1】

陈阮音这种人,大概是天生适合呆在聚光灯底下。

不是因为他有多漂亮,也不是他因为他多有才华,而是因为他众人的眼光下,始终如一地做自己。

他那场演出,发挥得不并不好,后面的哽咽影响了整个作品的完成度。

发到互联网上,并没有激起太多水花。但也有几个针对他的讨论。

有好有坏,有人说夸他好看,也有人骂他木头人,娘炮。

娱乐公司的工作人员从不避讳这样的评价,再难受也得捏着鼻子看,毕竟观众算是他们半个客户,把网友的评价当成客户反馈来看,有些时候还得针对这些负面评价写报告。

置身事外的工作人员,面对这些评价都会生理不适,更何况直面舆论漩涡的艺人。

顾清扬最开始会担心这些负面评价会伤害到陈阮音,没想到他看过,只是神情淡淡的。

“先生,我相信有毫无理由的恶意。我曾经读过一本书,里面是这样说的,‘有的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,他们平庸,没有天分,碌碌无为,你的优秀,天赋,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。’【注2】他们不喜欢我,这不是我的错。”

语气平淡,听不出一点情绪,好像当事人不是他一样。

顾清扬都觉得自己被上了一课。

在被骂的方面,他本人倒是十分有经验。

这个年代的娱乐产业,大众都知道是个怎么回事儿。艺人出问题,背后的娱乐公司相关负责人得一起被揪出来挨骂。至今他的公共社交媒体账号上就躺着一堆要操他全家的私信。

但他没陈阮音活得这么明白,功利如他,互联网贩卖的就是情绪,他认为被骂倒不是最可怕的,最可怕的是被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遗忘,要不然他们上哪儿赚钱去?

顾清扬设想过自己要是也被骂上热搜,他肯定要抓住机会,再狠赚一波。大众的愤怒是最容易变成流量的,流量就是钱,要不然那么多营销号是怎么来的?

但大部分人都没有陈阮音的纯天然的钝感力,也没有顾清扬这大钱串子这么混蛋。

更多的人面对负面评价,第一反应是要改变自己。

对于很多艺人来说,通过扭曲自己来取悦他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本能,在这种顺从和迎合中逐渐迷失了自己,因而他们不快乐。好像什么都拥有,好像又一无所有。

众生哗然,群情激愤,背后的公司和平台赚得盆满钵满,只有独自面对镜头的艺人被推上了断头台。

顾清扬见过太多家财万贯,但活得一沓糊涂的艺人。但是他终究是规则中的受益者,他无权指摘。

陈阮音这样的人,还是太少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