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面上一红,没再追问下去,反而略显生硬地转移话题道: “上次你说山野风光,我托人打听了几处,不过离这都远。嘉木庄就很好,茂林修竹,溪谷深涧,一座连一座的山头,各有各的奇形。”
林越舟转头瞧他,一双丹凤眼翘得不能再翘,说话的调子也跟眼尾一般翘起, “你什么时候背着我进山啦?我小时候来过一次,记得还没你说得多呢。”
“没...”时安被她盯得耳朵发烫,说话都打起结巴来, “你说要来这里后,我就顺道...探听了一下。你知道的,我近日无事,也没见过江南好山水,很是向往。”
说起来好像是这样,她回想了一下,时安自刚来那几日下学后忙得不知所踪,近些日子倒是天天窝在前院,随找随到。
她环顾四周,将骡子骑过去些,压低声音问道: “你要调查的事情可有眉目了?”
时安摇摇头,嘴角一沉, “找不到人,便问不到消息。”
“你要找什么人,方便的话我可以帮你一起找,人多力量大嘛。”
时安望着她热忱的表情,暗暗想着:还真不是我不让你帮忙,主要你父亲也在找,人确实不在城内。
“时间未到,届时说不定真要麻烦你呢。”
“你我之间,还客气这个?”
这是把他划为自己人了嘛?他心里隐隐有些兴奋,却不知这兴奋来自何处。
“你可是我老师啊,学生帮老师,不是应当的嘛。”
她说得理直气壮,坦坦荡荡,时安心里倒像是被浇了盆凉水似的,师生关系总觉得隔了层什么,突然就有点后悔答应林贤教书一事了。
林羡知坐在骡车里,透过后窗,虽听不见二人的言谈,但期间的行为举止可是尽收眼底。
时先生虽说是自家侄子侄女名义上的先生,说到底也只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,如此日日相处,怕不是...这可不行!上京赶考的穷书生,定是贪恋林家富贵,估计侄女没见过什么清俊公子,莫不要被他一张脸给骗了!
她这边骑骡子骑得好好的,入眼山清水秀,苍翠横亘,莫名怀念起在山道上和小九一起截匪的日子,自由自在,随性洒脱,哪像现在这般,出个门都得随行一堆人,自己的刀剑也不能时时佩戴在身,不然父亲看到又要呵斥,说没个闺秀样子。
眼皮一垂,羡知叔身旁仆从小跑过来,跟在她骑行的骡子旁,道: “大姑娘,林管事说外面风大,日头晒,不定啥时候还要下雨,前面车空着,叫您去坐呢。”
她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表示, “外头风景好,叫堂叔也别一直窝在轿里,出来骑骑骡子,身子都舒爽些。”
仆从若有所思地看了时安一眼,坚持道: “大姑娘,人多嘴杂,坐车里稳妥些。”
这下,连时安都听出话里不对劲了,不禁沉吟道: “林管事说得对,进了庄子有大把的好风光可以赏,不必急于这一时。”
罢了罢了,仆从只是个传话的,自己没必要为难他,方才临走时见阿虹装了一袋子果干,坐在车里一起吃吃也不错。
林昔泽这一觉睡得沉,硬生生睡了将近一个时辰,中途阿昌好像还进来过,被他另一只靴子给砸出去了。
伸了个大懒腰坐在床沿,脚下空空,他打着呵欠喊道: “阿昌,把靴子给我提进来。”
门外垂头打瞌睡的阿昌闻言忙不迭把脚边整理好的靴子提进去,伺候他穿上,又端来温热茶水供其漱口。
林昔泽揉着睡眼走至阶梯一望,客栈大厅空空如也,只有几个店小二收拾擦洗桌面,他还以为人都在外面等他,慢悠悠下楼一看,人呢?
“二公子,您醒了。”
唐管事正在着人把骡车牵到后头去,先前看他不睡到山崩地裂不起床的架势自己就不抱希望了,还是明日再走吧。
“他们人呢?怎么就剩这么几辆车了?”
“大姑娘带人先上庄子去了,这余下的骡车是留给您装行李用的。”
“走了?”林昔泽不可置信地出了神,渐渐地心里涌上一股气,这是连人带物把自己给丢下了啊!自己怎么说也是林家二公子、少东家,他们疯了不成,不听自己的反倒听一个刚回来的女子的话!
顿觉满目苍凉,看谁都不顺眼,怒道: “都给我住手!搬什么搬!”
这股无名火又是从何而来?唐管事不悦地撇撇眉,二公子不管铺子,在京时和他打的交道不多,知道其不学无术,但不知道他如此难缠,不得已好声好气地问道: “二公子有何安排?”
“上路!”
天色已经阴沉下来,联想到姑娘说的晚间落雨一事,唐管事耐心解释了几句,不想林昔泽送来一记眼刀,蹭地随便钻入一辆骡车里, “上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