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江时从外面回来,瘫在床上,却还是忍不住那激动和兴奋的感情。
下午放学很早,于是一致决定去操场再玩玩,发泄一下感情。
然后不知不觉就到了晚饭时间。所以晚饭也是一起吃的,吃完才散。
虽然那个时候都忍不住了,一边往嘴里塞饭一边哭着说我不想走啊,弄得又感动又好笑的,但是这才是毕业啊,是毕业应该有的情绪。
那些平常没说出来的,对于大家都太直白的感动话,都在这个时候不自觉一起说出来了,意识到这一点默契后,想笑的同时又觉得心里难受百倍。
如果说有什么最感动的事,江时想,一定是拍毕业照那天的场景。
而且七班和一班人一定都会选那天。
六月七日。
.
是个风和日丽的清晨,七班本来是和以前做核酸时一样排成一列,跟着王伟峰走的。
但是不知为什么,王伟峰不在,梁晓燕作为班长便主动出来去维护秩序。
问隔壁八班老师时,老师却是一脸神秘地笑,说了一句很富有孩子气的话:“不告诉你们。”
“所以不会给我们弄试卷了吧?”蒋正一说。
“……小嘴巴。”陆叙芽沉默,“想点好的。”
“那就是峰哥生病了。”
“要是这样的话能不告诉我们吗!”
“动动脑子。”
“准备惊喜?”
“惊吓吧?”
“滚啊,我想要惊喜。”
各种议论不绝于耳。
“好了好了别说话了,不论是惊喜还是惊吓,我们都应该保持安静对吧。”梁晓燕看不下去,说道,“这样的场景说不定在初中就这一次了,安静点好吧?”
“好的!班长!”七班人齐声回答。
梁晓燕见这样,也忍不住笑了,但为了维护自己班长的威严,只好转过身去,好巧不巧就看到了她此生难以忘却的一幕。
——许以歌抱着孩子,正笑着和王伟峰往七班队伍这边走。
因为都按规定站好了几排,梁晓燕看的方向恰好是背对着七班人的,所以也只有她一个人看到了。
“啊——咳咳咳!”她忍不住失声尖叫,但尽量叫得很小声,顺便在最后转化成了咳嗽的假象。
“怎么了姐,见鬼了?”陆叙芽看热闹似的说了句,也往那边去看,然后不吱声了。
“先冷静一下啊大家,严肃严肃!让许老师看到一个更好的七班对吧?”梁晓燕咳了几声才说。
一听“许老师”三个字,七班瞬间不淡定了,但是还是尽自己最大可能按照梁晓燕说的做——严肃严肃!
好像是重新获得了丢失很久很久的珍爱的宝物,那种心情,是很难描述的。
只记得,一切的冲动,一切的语言,一切的一切,全部都凝结成那个站得整齐的动作,以及脸上的一个像哭像笑的奇怪表情。
心跳忍不住加快,速度似乎和脚步声同频。
怦怦,怦怦,怦怦。
哒哒,哒哒,哒哒。
于是屏住呼吸,喉咙不住地发紧,眼眶也被泪水浸满,却忍着没发出任何声音,眼泪堆在一起要流不流,酸酸的,苦苦的。
“那么,请容许我介绍一下我们的……许老师!”被等候许久的王伟峰的声音终于从身后传来,并不大的声音却在七班人耳朵里不断地放大、放大,“欢迎!”
“同学们……”许以歌走到众人面前,刚要开口却发现眼泪出来了,连忙转头去擦。
王伟峰也拿出纸巾擦了擦眼睛。
“老师。”梁晓燕叫了一声。
“嗯,我在。”当许以歌再次看向所有人的时候,露出了灿烂的笑容。
“老师,有没有什么要跟七班还有一班说的?”
“比我最开始见到的样子高多了,很结实。女生男生都是啊,肌肉结实才有力气做自己喜欢的事。”许以歌说着,笑了,“本来是抽不出来时间的,那边也忙,不过谁让今天你们拍毕业照呢,太特殊了。”
“老师老师,中考的时候你来不来送我们呀?”陆叙芽问。
“可能来不了吧,太忙了,不过我会祝福你们榜上提名的。”
“老师老师,现在在哪里住呀?”
“云和南边,离这里挺远的啦。”
“是四中那边吗?”徐秉慎问。
“对,挺聪明的嘛!”
“哪里哪里,他上次英语都没及格。”李葫山说着,大笑了起来。
“……别在许老师面前挤兑我嘛!”
“嗯?”许以歌皱了皱眉,但很快又舒展开了,“好好学啊,怎么能学不好呢,我就看好你。”
徐秉慎愣住,不好意思地扭头。
“别不好意思啊。”许以歌笑了,“好好学都能学好,等你们考完我去找王老师要成绩单去,没考好的我一个个问噢。”
“不要吧老师!!!”
.
打打闹闹的毕业照还是结束了,但是青春没有结束,青春一直在。
画面定格的瞬间或许并不是最完美的,却是最青春的,最可爱的。
当七班人和一班人收到打印好的毕业照时,不约而同地把照片夹在了英语第一册的课本里,那是第一节课。
以英语课为开始,以毕业照为结束。
七班人和一班人和许以歌的交集,也许短暂但足够热烈。而且大家都相信,总会再次遇见的,当你在某一瞬间回头的时候。
阶段性的关系给大家最深刻的教育就是学会珍惜和放手。遗憾它的短暂,不如去感恩它的存在,至少真的遇见过,发生过。
不去执着“永恒”,而去珍惜每一个当下。
.
还有一件事,那就是如范知潼说的,那天去找了陆叙芽,给了对方一封信还有别的什么。她不知道,但也已经不在意了。
“你还真说中了。”陆叙芽说,“那天你讲我要等着,我还不信……”
“嗯。”江时听到后,只是点了下头。
那就,祝我们都幸福吧。
.
之后的中考三天,江时跟上次一样,没什么别的感觉。
落下笔的时候,她纠结了一下,如果考的分不一样,那可能不会和原来一样认识高中的朋友了。不过,全新的人生有全新的体验,也是合情合理。
停下笔的时候,她却想起曾经看的一本书,里面说了一句让她至今都印象深刻的话:“人生何处不相逢。”
是啊,所以如果有缘,无论她是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,都会再次遇见的。
她也问了邱亦,对方是这样回复的:[有缘再见,无缘再难见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