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,公社的人准时到达村里——正好赶上饭点。在大队长一家子黑沉沉的低气压中,他们毫不影响地吃饱饭后才开始办正事。
领头的叫袁仲,他父亲正好是初中老师,出份考核卷子轻而易举。由于只有一份卷子,但考核的人多达十几人。
柳建国一时烦躁。队里读过书的人本来就没几个,少数几人差不多都参与了这次考核。偶然目光一撇,眼睛一亮——那土墙边看得正欢的不是裴之又是谁?
他冲人招招手:“裴之!进来找你有事。”
啊?咋回事?看热闹都不行?人群默契地让出一条道。
“一会儿你先别去上工,去教室把题抄到黑板上去。”
小学的教室是这几日刚腾出来的,是曾经的资本家的房子。这几年闹得空了出来,虽是青砖瓦房却没人敢觊觎,就怕也被扣上资本家的帽子给讨伐了。
现在用来做教室正好。房子用料扎实,虽许久没人住却没什么破损,只需要打扫打扫,把屋子腾空,订块黑板就完事。
裴之下意识接过递来的卷子,密密麻麻全是字,眼前一黑,这么多人凑热闹,怎么就给他安排活?
“队长,那个我下午有……”裴之企图拒绝。
却被柳建国打断,“你能有啥事?给你记两个工分,快去。”
“好嘞。”
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教室走。
“所有人自己找位置坐好。”柳建国招呼考试的人坐好,又开始分发白纸。至于笔那是没有的,考试的人若是不带那就别考了。
“不许交头接耳,自己看黑板做题。下午下工铜锣声响起考试结束。”
裴之站在黑板旁,仗着身高对台下一览无余,心中唏嘘:这准备得还挺齐全,桌子凳子全部配套,虽是淘的陈旧木头,却不影响使用,旁边还配了一整盒白色粉笔。
他正对黑板,拿起卷子一笔一划认真誊抄。
裴之书写的速度并不快,骨节分明的手指握着粉笔微微用力。他的字说不上工整规矩,笔锋刚劲,棱棱有骨,和往日裴之表现出的温和亲近似乎格格不入。
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沙沙声响。不一会儿,原本空白的黑板便渐渐布满他的字迹。
把剩下的半截粉笔放回笔盒,裴之冲坐在台下的柳建国示意,安静地往外走。
热闹看了,工分也拿了,裴之打算去山上瞧瞧——那么多天然食材都是他的心头爱。
还未走远,就被人叫住,是柳建国:“裴之,等等,先别走,一会儿你负责改卷子。”
原先负责批改卷子的是他侄儿,虽只读完小学,但知道卷子答案,批改卷子并不是难事。但现在他可不打算再叫他侄儿了,可别又有人给他按个徇私的帽子。
思来想去,这裴之不就是最好的人选?之前没注意,现在回过神来才发觉这裴之可真是个人才,无论是知青还是队里的人都相处得不错,似是游离在所有人之外,永远在凑热闹又不沾事儿,像个滑不溜秋的泥鳅似的。
“我?”
“对,就你,再给你算一个工分。”
“我当然可以,队长您真有眼光。”
裴之笑眯眯,立马转身跟在柳建国身后往回走。
下工的铜锣声准时响起,声音隐隐从远处传来。柳建国拍了拍掌,说:“时间到了啊,把卷子都交上来,现在就批改,我倒要看看谁还有异议。”
一群人围着裴之批改卷子,黑压压的光线被挡了个全。他只能无奈抬头道:“别围着我,都让让,看不见光了。别急啊,一会儿就改好,到时候再看哈。”
虽迫切想知道答案,所有人还是让出空间。
第一份就是女主的卷子,字迹工整娟丽,每一题都答得恰到好处。这份卷子的水平估摸在初中知识,但看着满分的卷子还是哑然——女主这名额实至名归啊。
后面的卷子就没这么完美,许是太久没有接触校园,男主的也不过才九十分。总共不过十三份卷子,不多时,裴之就批改完成,又从头核对了一遍才起身。
“队长,改完了。”
“行,你来公布前三名吧。”
看着其他人热切的眼神,裴之也不拖延:“第一名,李雯,100分;第二名袁梦,97分;第三名,柳文书,90分。”
原本的三位中有一位落选,李涛当即不满道:“不可能,你是不是改错了?”
裴之也不多说,指了指桌上的卷子:“卷子都在桌上,你们自己看。”
卷子在李涛手中翻阅得哗哗作响。半晌,他颓然道:“是我实力不够。”
“还有谁有异议吗?”
众人摇头噤声。
“既然没问题,那就是这前三名了。”话音一转,柳建国不知何时掏出一张皱巴巴、布满字迹的纸——是他去公社讨要的举报信,“我倒要看看是谁一天天闹事,趁早给我滚蛋。”
气氛瞬间僵凝,所有人噤声看着柳建国拿着信一个个对字迹。显然,什么也查不出来,明显不是惯用的手写出来的信。
半晌,柳建国冷哼一声,“别以为这样就查不到了。”说完气汹汹地走了。
知青们对视一眼,忧心忡忡。无论是否查出来,这件事都会被算在他们头上。回城又没有希望,不知还要在这穷乡僻壤耗多少年。